首页 > 历史军事 > 西岭雪一回一回解红楼 > 第六回 贾宝玉初试云雨情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

第六回 贾宝玉初试云雨情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1/3)

目录

刘姥姥与巧姐儿

甲戌本第六回《贾宝玉初试云雨情刘姥姥一进荣国府》开篇有一段回前批:

“此回借刘妪,却是写阿凤正传,并非泛文,且伏‘二进’、‘三进’及巧姐之归着。”

点明刘姥姥曾先后三进荣国府,然而前八十回中只写了“初进”与“二进”,并无“三进”。其中这“一进荣国府”虽泛泛而写,仅占一回,却已为巧姐的归宿埋下了伏笔;二进浓墨重彩,跨越了第三十九、四十、四十一回整整三回故事;想来“第三进”自然更为触目惊心,应该是后四十回的一个重要情节。

那么,三进将会在什么情况下发生,而巧姐的归宿又如何在这初进时草蛇灰线呢?

且看本回蒙府本所题回前诗:

“朝扣富儿门,富儿犹未足。

虽无千金酬,嗟彼胜骨肉。”

来扣富儿门的人是刘姥姥,虽然凤姐不过是给了二十两银子,算不上“千金酬”,将来她却是以命相报,远胜至亲骨肉。

这首回前诗,可与第五回中巧姐儿在十二钗册中的判词对看,其册上画着“一座荒村野店,有一美人在那里纺绩”,其判云:

“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

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

“刘氏”,也有版本作“村妇”,但不论哪种的意思都很明显,乃指刘姥姥。“巧得”,亦有别本作“幸得”。两相比较我更赞成“巧得遇恩人”,因为“巧”在这里意思双关,既指她的名字“巧姐儿”,又有侥幸的意思。

诗中意思很简单:因为凤姐的偶发善心,接济了村妇刘姥姥,种善因得善果,将来贾府势败、巧姐儿落难时,亲戚们各自面孔不闻不问,唯有刘氏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救巧姐儿于水火,远胜至亲骨肉。正如刘姥姥替她取名时所说:“或一时有不遂心的事,必然是遇难成祥,逢凶化吉,却从这巧字上来。”

既然刘姥姥是这样一个翻过斤斗大智若愚的预言家,且让我们沿着她的足迹从头寻来:

在书中起笔开写刘姥姥,“千里之外,芥豆之微,小小一个人家,向与荣府略有些瓜葛,这日正往荣府中来。”后面有一句脂批:

“略有些瓜葛,是数十回后之正脉也。真千里伏线。”

点明刘姥姥家后来竟成了荣府的正脉,也就是正经亲戚。那只有一个途径,就是结亲。既然是“巧”遇恩人,那么只能是与巧姐儿结亲了。而与巧姐儿结亲的人更是呼之欲出,只能是板儿了。

我们先理一下刘姥姥与巧姐的关系。乃是王家祖上曾做过一个小小京官,与凤姐之祖王夫人之父相识,便连了宗,认作侄儿。也就是说,王家祖上是王夫人之父的侄儿,和王夫人同辈,也只有王夫人之大兄、凤姐之父知道这回事,这门八杆子打不着的亲戚。

如今这王家之祖已故,只有一子王成,近亦病故,也只有一子狗儿,狗儿则有有一子名板儿。王家之祖既与王夫人同辈,也就是说王成与凤姐同辈,狗儿与巧姐儿同辈,板儿还小巧姐儿一辈。不过《红楼梦》关系一向混乱,作者把自己套晕了也是有可能的,且不细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报恩小人鱼软又娇,秦爷为她破戒 这个作者穿书啦! 大明:开局气哭朱元璋 为父只想静静看着你长生 绑定舔狗系统后,抱走最帅的糙汉 明撩暗诱!豪门大佬日日跪地求名分 万界重启 阎王妻 按摩小太爷,走向人生巅峰 我死后,渣男前夫他疯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