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超值金版-心理学常识1000问 > 应用篇 第二十五章 饮食与美容--另一张身份名片

应用篇 第二十五章 饮食与美容--另一张身份名片(1/4)

目录

应用篇第二十五章饮食与美容--另一张身份名片

当今社会,不论男女,都渴望拥有与标准模特儿一样的身材。

很多人即使不怎么肥也要加入到减肥的大军中。

许多人减肥的初衷是为了身材好看,但当身体减肥致营养不良而面如菜色时,就与漂亮一点的初衷背道而驰了。

健康美丽的外在形象,对于个人的日常生活和事业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特别在今日,人际交往频繁、工作紧张、竞争激烈,各种机遇到处都有,可又转瞬即逝。

要想抓住机遇,只有文化知识和专业技术往往力不从心,健康美丽的外在形象的作用绝不可小视。

追求美丽可以帮助人们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和完善自我,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爱美的信念还可以帮助人们缓解或解除不良心理。

人的外在形象是可以人为改变的。

运用现代医学科技手段可以改变人的外在形象、满足人们对美的追求,并且科学可行,风险很低。

这也是为什么医学美容日益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和接受。

但外在形象与内在修养也是有密切联系的。

人们的气质、修养与形象,是知识、能力、朝气、活力和自信的具体表现。

作家秋微曾在她的博客里这样写道:“莎士比亚借哈姆雷特的嘴对女人化妆有一句批评‘上帝已经给了你们一张脸,你们却还要自己另造一张。

’我心里说:咳,你当我们愿意找这麻烦呐!如果上帝给一张好的,我才懒得另造一张呢!不过,还是自心底感谢上帝:谢谢你给了我一张不怎么样的脸。

导致我从小就意识到个人努力有多么的重要,只好一路为了不让自己太过失望而保持勤奋恳切的生活。”

什么样的心理导致肥胖?

据国外科学家的研究,人的食欲不仅受特殊生化过程的影响,而且受情感意志的影响。

影响人的食欲的病态,也是导致肥胖的重要原因之一。

要想减肥,从根本上改变人对饿与饱的病态心理感觉。

追求口味。

肥胖者对食物往往比正常体重的人有着较为强烈的追求,追求种类和口味。

他们会不断地吃东西以得到满足。

这是一种病态食欲心理。

建议可选择一些口味强烈但低热量的食物进食,同时生产部门应该配合生产新型食物味道增强佐料。

紧张与咀嚼。

据调查,肥胖的人就有这么一种病态的食欲心理,就是当心理紧张时便想吃东西。

其实他们并不需要补充营养或能量,需要的是消除紧张的咀嚼动作,可东西毕竟是吃下去了,所以越来越胖。

所以,紧张时可选一些高纤维、低热量的咀嚼型食物,便两全其美。

碳水化合物偏好。

研究发现,某些肥胖者有一种由碳水化合物引起的特殊的饥饿感,喜欢吃甜饼、糖果、蛋糕等碳水化合物食物。

如果所吃食物含低水平碳水化合物,他们就会感到烦躁不安,非常饥饿,甚至不能入睡、不能集中精力工作和学习。

而大量进食碳水化合物,导致体内热量聚积而发生肥胖。

对食物信息的强烈反应。

食物形象包括食物的形状、气味、色泽等等。

研究发现,有些人对食物信息非常敏感。

这些人体内往往有较高水平的胰岛素,并且只要想到或见到食物就会提高胰岛素水平,进而产生进食反应。

每当此时,建议肥胖者运用注意力转移法,比如散步、喝水等等,或许可以抑制这种强烈的进食反应。

什么是厌食症?

巴西著名模特安娜·卡罗琳娜·雷斯顿为了保持身材,几乎拒绝了除水果之外的食物,因此得了厌食症和败血症。

2006年11月15日,年方18岁的她病故。

临死前,身高米的安娜体重仅40公斤。

安娜的死可能会让很多想减肥或正在减肥的帅哥美女们很不解:减肥怎能让人丢了性命?

其实,为了“魔鬼身材”而拼命减肥而致死亡的,安娜并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

法国著名的歌手凯伦·卡本特,也是因为追求苗条而患上厌食症,年纪轻轻就失去了生命。

厌食症患者多数是15至25岁的女性。

她们中的大多数在少年时就开始减肥,虽然已减至皮包骨,还认为自己太胖,继续拼命节食、过量运动。

还有一些则在进食后故意呕吐或吃泻药以消灭身体内的所有热量。

可怕的是,当体重减至低于正常体重10%~15%时,女性就会因体内脂肪比例过低而停经。

男性则会性欲丧失或降低,并且还会出现便秘、低血压、晕倒等症状。

再严重点,就会导致直肠退化、体内电解质紊乱和心律失常。

有些厌食症患者最终因极度的营养不良而死亡。

也许所谓的魔鬼身材,就是达到魔的境界,也就踏进鬼的门槛了。

什么是暴食症?

在香港电影《瘦身男女》中,郑秀文饰演的minimo原本是位身材匀称的窈窕淑女。

人家失恋后都是“为伊消得人憔悴”,而minimo失恋后,反映与众不同,她爱上了吃。

一方面可能是她真的吃得太多,另一方面可能是内分泌系统或是消化吸收功能因受刺激发生紊乱,使得她变成从一个九头美女变成了一个体重260磅的大肥婆。

暴食症患者也是以年轻女性为主。

当她们以过度节食和过量运动来减肥时,其体内自卫机制不会含糊,为了保证其身体健康会不断促使患者进食,直至体重及脂肪比例回到正常水平。

但很多人并不清楚是这个机制的作用,会在暴食后感觉羞耻和无助,并企图用呕吐、过度运动或吃泻药来消灭暴食后果,结果形成了一个暴吃与狂呕的痛苦循环,甚至十多年不能自拔。

目前,厌食症与暴食症等饮食失调症已经被确定为一种心理病--所有患者的“自我观念”都出了严重问题。

每一个患者,不妨自问三个问题:第一,自己真正所希望减掉的是什么?

脂肪还是自卑感?

第二,自己真正希望得到的是什么?

别人的尊重及爱戴、一种自我重要感还是仅仅一个完美身材?

第三,自己的真正问题是什么?

是体重问题还是个人“自我观念”的问题?

如果你或你的家人朋友出现上述症状,应该尽快去就医。

特别是当体重已跌破底线,导致身体出现严重生理症状时,一定要赶紧就医,以免出现生命危险。

饮食不平衡会导致什么?

我国儿童孤独症患者数目惊人,而且有增加趋势。

据我国儿童心理卫生学专家的调查,国内儿童孤独症患者已超过50万。

过去一般认为儿童孤独症是由于脑部机能障碍及后天教育方式不当造成的。

可近年来研究人员发现,儿童孤独症的发生及发展机理与过量食用“酸性食物”也有密切关系。

正常人的血液呈弱碱性,ph值为左右。

“酸碱平衡”的膳食有益于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和各种代谢功能的协调进行。

肉类、糖类等属酸性食品,若过量食用,易使体液ph值过低而呈现“酸性体质”。

儿童时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注意少食酸性食品。

若过量食用,会逐渐出现容易感冒、手足发凉、皮肤抵抗力降低、哭闹不安、免疫功能下降等症状,严重者甚至会损害大脑机能。

因为钾、钠、钙、锌等碱性矿物质离子是大脑发育和维持其功能所必不可少的物质,而酸性食品中含量少,过多食用就会使这些矿物质摄入量过少,导致思维功能紊乱,从而诱发儿童孤独症的发生、发展。

现在生活中,食品越做越精细,高脂肪、高糖分、高蛋白膳食增多,粗粮正逐渐被取代,食物类型也在改变。

独生子女多,吃的糖果、巧克力也多,含糖量高的零食很容易形成“酸性体质”。

少吃糖,多吃蔬菜、水果、杂粮等“碱性食物”,这些做法可以预防儿童孤独症。

如何缓解心理压力?

“人是铁饭是钢”,这是人们都知道的道理。

在一定情况下,选择最佳食物,可以缓解心理压力和负担,这个道理恐怕知道的就不多了。

营养学家和心理学家经过几十年的潜心研究,发现食物因素对人的心理状态包括情绪状态有较大的影响。

德国营养学家福尔克·帕德尔教授研究发现,新鲜香蕉中含有一种类似化学“信使”的物质,能够帮助大脑产生“5羟色胺”。

这种“信使”物质能将信号传送到大脑的神经末梢,使人的心情变得安宁、快活。

因此,如果你遇到难题,思虑过度或紧张不安,甚至发生严重失眠的话,建议在睡觉前喝点脱脂牛奶或加蜂蜜的麦粥,并吃些香蕉。

这些香甜可口的食物会帮助你安定心情、顺利入眠,并且会睡得更香。

当受到某些刺激或恐吓,心理压力过重、情绪欠佳之时,无论男女老幼,体内所消耗的维生素c会比平时多八倍。

这时候,建议多吃些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水果和蔬菜,或者干脆服用适当的维生素c片。

这样有助于调理心情,消除情绪障碍。

另外,要想控制不良情绪、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除了要注意自身心理修养和维持和谐、良好的人际关系之外,还要善于选择能够改善低落情绪的膳食,让食物帮助你打理不佳情绪、消除心理障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将折夜 啊?捡垃圾也能成亿万富翁 我在东京当报恩狐狸 穿成恶毒后娘,打遍天下无敌手 第一驱鬼师 那个男生能拒绝一把七杀剑 清穿:阿哥,康熙,我选康熙! 女教授!什么良师益友变质了? 五胡明月 被献祭后,我成了反派龙崽们的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