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长歌当宋 > 第三百七十八章悲情的河西

第三百七十八章悲情的河西(2/2)

目录

当战争便的无可避免,叶安就不会犹豫,在第一时间让秦慕慕做好对内宣传,力求把河西变成一个“实实在在”又无比“悲情”的所在。

用叶安的话说,“最好是把河西拟人化,变成一个为了丈夫苦苦在荒凉之地坚持,最后还被婆家大骂的小妇人形象……”

对此,秦慕慕之用了一句话:“我连名字都想好了,就叫《雁南飞》让柳永在百忙之中抽空写一首应景的词不难吧?”

“不难,那是他强项!”

…………

很快,凉州府乃至整个河西便掀起了一场巨大的舆论风暴,报纸上铺天盖地的都是宋辽夏对大宋虎视眈眈的威胁言论。

尤其是关于大宋,报纸上更是列举出大量国朝对河西的苛政,弊政,以及这么多年来河西向朝廷缴纳过高的赋税。

而且报纸上刊登出了最致命的消息,朝廷早在去年便开始向兰州调兵,为的就是图谋河西之地。

河西不同他处,在河西百姓的识字率已经高达五成以上,连一些老人都开始识字了,更别提妇孺和青壮。

报纸也成为百姓们了解天下事,尤其是河西政务的主要来源。

一开始还有人觉得报纸并不重要,但渐渐的他们便发现报纸上不光有河西政务之事,还有和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消息。

物价的变动,招工的消息,甚至还有读书人对政策的解读等等,于是报纸便成为河西百姓获得消息的重要来源,几乎每家每户都会看报。

而大宋对河西的种种不公也被曝光出来,一首影射朝堂的《雁南飞》让河西上下对国朝产生了无比剧烈的抵触情绪。

人就是这样,一旦自己努力换来的一切被旁人所掠夺,心中的不公就会被无限的放大,就算在以前被认为理所当然的事,现在也会觉得天大的不公,由此滋生出不满来。

大宋的朝廷本以为河西的百姓会站在国朝这边,毕竟他们占据了汉家正统,千百年儒学的影响使得他们立于不败之地。

但可惜的是,河西民智以开,最让姚松等人想不到的是,无数的学子涌上街头,大声疾呼着:“朝廷的不公,奸佞当道,佞臣误国,苛政施压,害我河西!”

一时间从凉州府到新疆府民意沸腾如火,就差打出“清君侧”的旗号来。

此时来自大宋四京之地的儒者也已抵达凉州城,于是一场关于朝廷不公,奸佞当国之说甚嚣尘上。

此番种种让姚松等皇城司官员措手不及,这些人在不了解所需的情况下居然大肆攻击河西的时政来。

更要命的是四京之地的所谓“大儒”不尊事实,开口便指责河西只顾自己,不顾朝廷天子,不尊王,不攘夷,重视商贾,胡改儒学。

但他们指责的这些在河西反而是百姓们公认的良政,是惠民的善举,而河西的农税在不断的减免,商税没有波动,如此一来高下立判。

更姚松等人气的牙痒痒的是,这些所谓的“儒学大家”并不看河西的实际情况,依旧是抱着四书五经以及儒学中的固有思想,指责他们所看到的一切。

说河西的格物之学就是匠人之学,是上不得台面的奇技淫巧;说过河西重视商贾,乃是本末倒置,有祸国殃民之兆;说河西没有尊王之重,有的只是类同外夷之风。

更要命的是他们居然说河西能有今天完全是朝廷和天子的功劳,与河西官府毫无关系,百姓要懂得感恩朝廷和官家。

目录
新书推荐: 我儿快突破 出宫后的第五年 我带着整个王朝穿回来了 将折夜 啊?捡垃圾也能成亿万富翁 我在东京当报恩狐狸 穿成恶毒后娘,打遍天下无敌手 第一驱鬼师 那个男生能拒绝一把七杀剑 清穿:阿哥,康熙,我选康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