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游竞技 > 原始迷踪 > 第二卷 玩转部落 第270章 农事(一)

第二卷 玩转部落 第270章 农事(一)(2/2)

目录

奔询问丁奇,说为什么要挖这么多田呢?他是知道水稻种子不是特别多的,根本种不完。

丁奇只说了一句话:

“我们还要种更多的菖蒲草!”

奔一拍脑袋,扭头就走,太丢人了!自己怎么把这件事给忘了呢?

田地翻整好,离湖边有十余米的距离,各块田之间也有六十余公分的距离,方便进出。

这片水田的水来源有两处,一处是山上流下来的那条小溪,已经被丁奇安排人挖了一条沟用于排水。当水田中需要水时,将进水口打开就能用于水田灌溉。当不需要水时,就将进水口关闭,从旁边的沟渠中排出去,流向湖中。

另外一处,则是在湖岸边挖出一个围堰,围堰和水田之间通过一个半米宽的沟连接。平时不用水时封堵起来,用水时打开封堵即可自动流入水田中。

至于围堰本身,则是为了存水,和以前讲的围堰是用来排水的功能正好相反。围堰平时和湖水连接,待灌溉开始时,则将与湖水连接处堵住,人力向其中注水。现在还建不了水车,只能人工借助水桶和陶缸之类的工具从湖水中向其中注水。

其实关键的问题在于,丁奇目前还不想把人力过多的放在深挖水田这项工作上。他只是想进行一个初步的试验,种植水稻和菖蒲,反正冬天水田干了之后

也可以根据之前的情况进行挖掘,此事还不着急。

这些挖掘水田和围堰的工作同时进行,水田一块有九块,呈九宫格样式,围堰则挖了两个,能够同时向水田注水,结合上面的水溪注水,能够快速将水田注满。

哗啦啦~

水流欢快地流入这片刚刚挖好的水田中,快速向各个地块注入,慢慢渗入土壤里,将土壤和块状泥土化开。水积满之后逐渐升高,没过土面,将周围田埂上松散的土壤淹进水中,直至不能撬动分毫。

在水没过土壤二十多公分后,丁奇就让人不再放水,准备浸泡后三天后再翻泥。丁奇虽是北方人,但看的电视多了,也见过南方人水稻种植的一些简单画面。尤其是翻泥那块,应该用水牛拉犁铧进行翻土。但现在没有水牛,马又不合适,只能人工进行。

而在旁边一小块长宽两米的水田中,周围树了一圈栅栏,防止有野兽进入。这里,丁奇亲自翻整土地,将杂草树根石块等全部清除出去,再用铁锹进行翻地,用烧铸出的钉头耙(pa,第二声)将土壤耙平整后才将水引入。

这块水田是用来育苗的!

育苗时水不能多,不能有积水,保持田里湿润即可。所以在水漫过土壤五公分左右之后,就没有再进行灌水,余下的水会慢慢渗入田中,却不会让育苗田中积水。

丁奇趁着第二天天气好,将提早吸胀好的水稻种子撒进去,上面搭上十字交叉的横棍,铺上兽皮进行保温,希望稻种能够尽快出芽。现在的天气已经开始变热,加上保温层,能够使发芽的温度保持在30度上下,这是比较适合的温度。等待五到七天,就能发芽。只不过,发芽率能有多少,就不是丁奇能够决定的事了。

等待水田浸泡期间,引水灌溉的沟渠已经挖好,丁奇又带领大家开始犁地。

犁铧在荆和马鹿两组人的合作下,成功做出。先期做出一个,进行了犁地试验,刚开始有点不合适,犁铧入土角度和翻土曲线的牵引点选择上搭配不是特别好,操控人和马匹之间的力量不够协调。

没办法,丁奇只能再次描画自己印象中小时候农村的犁铧样子,荆照样寻找合适的木头,将犁铧入土的着力点和马牵引的力量原点尽量保持在一条水平线上。

中国的犁铧出现在西汉时期,结构简单,却完全符合力学原理。农村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前使用的犁,和西汉时期的犁没有太大区别,都是由犁尖、犁镜、犁床、犁托、犁柱等多部件组成。犁尖安装犁铧,配上犁镜,马拉着犁托的位置进行翻地。

犁铧和犁镜用青铜浇铸而成,犁铧呈v字形,后面有孔洞能装在犁尖上。犁镜是一块铜板,略微向外弯曲,被两根青铜钉固定在犁柱上,它用来将犁起的泥土翻向一边,主要是翻到右边。

至于犁托前方,则用一根五十公分长的木头挂上去,木头两端各牵引出一条长四米的绳子,挂在前面马脖子上的围脖,就可以开始犁地。

犁地时,吸引了大批部落成员过来观看,没见过啊!

很显然,扶犁的事儿得由丁奇来做,至于牵马的人,奔不会让给其他人。至于拉套的马,非小二黑莫属,这家伙看到丁奇在马圈外转悠的时候就奔过来,伸长马脖子在他面前不住撒娇,让丁奇都不好意思不选它。

!--over--

目录
新书推荐: 我在妖魔世界拾取技能碎片 庆余年:范府大宗师 狂野墨西哥,从越狱开始 铁柱,你娶了我吧 快穿:女帝穿越记 狂野年代:我的1993年 废土世界打工指南 异世轻狂:别惹十七小姐 穿越兽世:娇娇雌性她好孕连连 叛军围城,我皇太子揭棺而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