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洪武大明:吾儿怎么还不造反 > 第一百一十三章 辽王殿下新发明的!

第一百一十三章 辽王殿下新发明的!(2/2)

目录

理科就这点好,一个萝卜一个坑,正常情况下没有第二解,当然,更高层次的理科题目那就是另说了。

改完了以后,朱启舒了一口气,边上的马三那是屏住呼吸,等待结果,其他的工匠们也都是差不多的。

朱启很快将卷子放到边上,随后宣布道:

“恭喜你们,全部合格了。”

工匠们一个个的露出欢喜的表情。

他们可是每天都有认认真真的学数学啊,毕竟这跟他们的工资直接挂钩。

人之所以不够努力,那就是欲望不足。

这些工匠们年纪都不算小,一个个的上有老下有小,他们可以算得上最有欲求的一批人。

怎么可能不去努力呢?

那些不努力的工匠,也进不来朱启的科研所啊。

大家都能通过考核,成为中级工匠,自然是可喜可贺的事情。

除此之外,朱启还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需要这些工匠们去做。

那就是将科研所招人的消息,传播出去。

但这一次招人,可就没那么简单了。

除了工艺水平要过关以外,学习能力,适应能力也要强!

那如何考核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呢?

很简单,除了初一数学书之外,朱启还凭借着记忆整合了小学六年级所有的数学生教程内容。

再搭配上明朝时候,汉子数学的注解,可以说整的是想当的通俗易懂了。

这些书籍朱启都会让这些工匠们免费送给他们认识的同行,他们的同行如果想要要,也可以免费到这边领。

只要能够通过考核,工匠水平过关的,都可以来自己这边当初级工匠。

总之,就是要最大限度的,以这批工匠们为星火,将这本简单现代数学,先在工匠群体里面普及开来。

可能有人要说了,哎呀大部分的工匠不认识字牙,怎么办啊?

不认识字也没关系,只要手艺过关,人品过关,可以直接来研究所,从认字开始学起。

学费全免,但前提条件是要手艺和人品都过关的,德艺双馨还是很重要的。

因为朱启要招的,要培养的,就是大明未来的科学家啊!

那些文人士子能当科学家?那些诗人才子能当科学家?

他们顶多当一当流量明星。

但明星娱乐能兴国吗?不可能的。

必须要科教兴国!而中国科技兴国也不是口号喊一喊的,很多重要部门的领头层,那都是理科类高材生。

科研能力做得好的人,也都有更多可以从政的机会。

这才叫科教兴国。

至于说,为什么不去国子监,直接科普这些数学,物理,化学之类的东西。

主要还是因为难度太大,阻力太大。

想想那些士人学子们,一个个寒窗苦读了多少年,突然之间你说要学新东西,考新东西,谁愿意接受呢?

更不要说这可是动摇儒学的大变革,朱启可没有那个能耐,和整个儒生阶层为敌。

更何况,那些自视甚高的儒生们,也不一定乐意接受朱启的这些新观念。

反倒是苦哈哈惯了的这些匠人们,在学习方面本就是一张白纸差不多。

他们是最容易改造的一批人,而且常年的工作,也注定了他们是最容易出成果的一批人。

看看西方历史上,在十四到十七世纪之间的那些发明创造,和理论知识。

大部分,可都是专注手工的工匠们发明创造的!

再比如著名的珍妮机,就是织布工哈格里夫斯发明的。

所以千万不要小瞧了工匠,他们才是技术革新的第一线!

将此事安排下去之后,朱启就有另外一个任务,就是完成朱元璋给的任务。

帮国子监,复兴数术!

但考虑到马三外国人的身份,进入国子监当老师,在目前情况下是绝无可能的。

他会四书五经吗?他通读圣人之书吗?通晓圣人之理吗?

那是不可能的,要让那些老学究们接受马三,那还是趁早打消这个念头吧。

那群儒生们可不是一般的固执,朱启反正是不打算和儒生啰嗦太多的。

唐朝以前的儒生,或许还很有血性,很有科学精神观。

但宋朝以后,就开始拉胯,尤其是南宋覆灭,大部分有骨气,有理想的儒生都死的七七八八了。

如今像郑士元,像刘伯温这样有理想有抱负有能耐的儒生,那更是少之又少。

所以朱启想了一个折中的办法,那就是把这郑士元给教会了,再吧自己编写的小学六年级基础数学,和初一进阶数学的书,都交给郑士元。

让他去国子监教书去,郑士元本身就是科举出身,又是有名望的才子儒官,他去当老师,威望方面是没问题。

至于说,能将那些读书人教导到什么程度,走到哪一步,那就随缘看看吧。

反正自己已经打算从工匠团体来下功夫了,儒生那边不管也罢。

可能有人要说了,哎呀,儒生可是掌握了国家舆论的群体啊,你不把儒生给搞定了,舆论这块你不要了吗?

好家伙,朱启从头到尾也没打算去控制舆论啊。

虽说太子朱标稳得很,但朱启也不会主动去做这些让人怀疑的事情啊。

你一个皇子,拼命去跟儒生打好关系是什么意思啊,想要掌握舆论,真以为朱元璋不懂舆论啊?

恰好想法,宣传战这种东西,那都是朱元璋玩剩下来的东西。

反正就是一句话,远离朝堂,低调做王,这就是朱启的宗旨。

朱启不想,但他却不知道,他通数术,晓兵法,会诗文,有急智,诸多优点之下,他早已经是大明儒生们现在心目中的偶像。

像辽王殿下如此才华横溢的人,才是我们儒生奋斗的目标啊。

可以这样说,儒生们已经对辽王殿下,有点盲目自信了。

所以当名望很高的郑士元,奉命带着数学书来到了国子监,在太子朱标的允许下,开设了名为“数学”的科目的时候。

第一天上课,那就已经坐的人满为患。

大家都想看看,这数学到底是个什么科目,据说是辽王殿下无比重视的。

郑士元也是见过大场面的人了,看着下面黑压压一片的儒生们,并没有丝毫的慌张。

很快有人拿上来了一块黑色的木板,高高的挂起。

郑士元拿起了一小节烧好的白色石膏,随后在黑色木板上下了几个大字:第一课,认识阿拉伯数字。

写完了以后,郑士元转过身,说道:

“诸位,这是辽王殿下新发明的,叫做阿拉伯数字。”

!--over--

目录
新书推荐: 无限恐怖之这个中洲很叛逆 科研从博士生开始 星武纪元 暮色遇佳人 世子别渣了,夫人她嫁你爹了 慰风尘 新晋 真千金重生后,她一路开挂了 全民兽化:从野牛到凶兽穷奇 手撕颠公颠婆,快穿宿主超威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