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薄情赘婿 > 第853章 上交岁钱激民愤

第853章 上交岁钱激民愤(2/5)

目录

李睿笑着说道:“行了,婶子也没啥事了,我先出去了。”

“唉,别急着走啊,不多待会儿?”宴暮岚说道。

她当然不希望李睿这么快就走,最好能多待一会儿,哪怕说会儿话也好。33

李睿又在孵化室呆了十分钟,这才走了出去,到了中午快吃饭的时候,王文海开车带着余意从社区公署回来,一问才知道,余意是去社区公署交岁钱去了。

这岁钱在郊区是一大“毒瘤”,它并不等同于税赋,而是单独上交给社区公署的一笔钱款。

对于一个郊区的百姓来说,其一个重要职能就是承担各种义务,包括纳税、服兵役、服劳役,这些事情几乎会伴随他的终生。早在第二帝国时期,郊区就因税种繁多,百姓苦不堪言。第二帝国兴建于连年的战争之后,在其建国初年,为了缓和深重的社会危机,让老百姓能够休养生息,一直奉行一个"轻徭薄赋"的政策,尽可能的向老百姓少收税。

而沪上郊区的税收标准曾长期维持在一个很低的水平,甚至达到了"三十税一"的程度,这对促进第二帝国初年的社会安稳有很重要的意义。但在这样一个鱼肉百姓的地方,统治者是不可能长期维持一个这样的税收标准的。很快,随着第二帝国的政权稳固,税费就水涨船高起来,人民困苦不已。当时沪上郊区的税赋种类有很多,包括口赋、户赋、献费、田税、刍藁、市税、鱼税、牧税以及矿产税。

所谓口赋就是指人头税,在当时,官府会根据不同年龄段的人口征收不同的人头税。当时,中产人家1年的收入为10万。成年人每人每年要向总督府缴纳五千的人头税,七到十四岁的儿童每人每年缴纳三百的人头税,七岁以下一般不征税。但到了第二帝国后期,由于常年的战争,国库空虚,但战争机器却不能就此停转。为此,总督府就将人头税的起征点降到了三岁,还额外向儿童加征一百的人头税,此时三到十四岁的儿童每人每年要向国家缴纳四百的人头税。

加征人头税带来了很不好的影响,很多百姓为了不交或少交这份钱,就被迫减少生育。但除了人头税,户赋的负担也很大。所谓户赋是指百姓每年要在五月份给总督府缴纳几百元的税赋,这一税种是第一帝国以来的定制,但关于户赋的历史记载太少,今人难窥其真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将折夜 啊?捡垃圾也能成亿万富翁 我在东京当报恩狐狸 穿成恶毒后娘,打遍天下无敌手 第一驱鬼师 那个男生能拒绝一把七杀剑 清穿:阿哥,康熙,我选康熙! 女教授!什么良师益友变质了? 五胡明月 被献祭后,我成了反派龙崽们的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