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同人小说 > 穿进男频搞基建 > 第五十八章

第五十八章(2/2)

目录

楼喻收上来不少棉花,又从商队手里购得棉花,便可以大量生产棉布了。

不仅如此,楼喻还让纺织厂的女工尝试缝制棉袄和棉被。

就在纺织厂忙得热火朝天时,庆州城的布庄老板纷纷前来求见楼喻。

经过这大半年,布庄老板们也看出来了,世子殿下就是想推广棉布。

他们作为布商,当然明白棉布的价值所在。

但见楼喻天天这么“糟蹋”棉布,他们心都在滴血。

明明可以做出无数好看的花色,为什么不做!

这次他们没有联合起来,而是单独来见楼喻。

楼喻每见一个,都只回一句:“七日后有茗楼再议。”

七日后,布庄老板们纷纷前往有茗楼。

等到楼前,他们看看身旁熟悉的脸,不由异口同声:“你怎么在这?”

又异口同声:“殿下叫我来的。”

“……”

长久的沉默后,众位老板硬着头皮去了雅间就座。

楼喻踩着时间点来了。

众人纷纷行礼。

楼喻也不废话,直接道:“诸位掌柜都想同我合作,想要购买我手中的棉布,对不对?”

众人颔首:“对。”

楼喻故作为难:“诸位的布庄都是城里的老字号,平分秋色,不分伯仲,我实在难以抉择。给了其中一个机会,余下的岂不是会伤心?”

“殿下,我们锦绣布庄别的不说,印染技艺那可是一等一的,一定不会让殿下失望!”

“殿下,别听他说,咱们吉祥布庄的天香绢可是王妃娘娘最喜欢的,要是您愿意将棉布卖给我……”

“殿下,咱们如意布庄的彩云锦颇得郡主的青睐,不如……”

各个布庄掌柜都在不遗余力地推销自家布庄。

楼喻笑眯眯地听他们说完,才开口道:

“你们的诚意我都看在眼里,不如这样,大家公平起见,咱们竞标怎么样?”

“竞标?什么竞标?”

楼喻耐心解释:“就是你们可以报出愿意提供的最高价码,谁最高,我就同谁合作。”

掌柜们环视其余人,都从对方眼中看到势在必得。

“殿下,我们锦绣布庄愿以三百文换一匹原布!”

原布就是刚纺出来的,没有经过精加工的布。

“我们吉祥布庄愿出三百五十文!”

“如意布庄三百八十文!”

“……”

他们不觉得这个价格高,毕竟物以稀为贵。

世子殿下目前手里的棉布存量尚且算不上太多,他们布庄完全吃得下。

等经过各种加工,做出美观漂亮的成品棉布出来,他们可以卖出更高的价位。

众人争得脸红脖子粗,直到价格飙到八百文。

没人说话了。

楼喻笑意更深:“锦绣布庄出手阔气。”

锦绣布庄掌柜虽然心在滴血,但腰杆挺得很直。

说了价高者得,最后便敲定锦绣布庄。

楼喻本来是打算将棉布做成平价商品的,但现在数量还不够。

他必须在前期让人看到棉布的价值,才有人愿意为了利益去推广棉花。

等棉花得到推广,成本降低,自然就能制成平价商品。

经过近一年的时间,旧城城墙已修缮加固完毕,新城城墙也已竣工,就差在外墙涂抹水泥了。

新城城墙建得相当厚实,几乎是旧城城墙的两倍,若是再用水泥加固,不说固若金汤,至少能牢牢挡住敌人的刀枪和铁蹄。

正乾三十年秋,天圣教首次在桐州亮相。

他们占领了桐州府衙,残忍杀害桐州一众官吏和驻军将领,并迅速向周边扩张。

朝廷遣军前去镇压,带兵的是宁恩侯长子谢策。

彼时,庆州新城城墙正在涂抹水泥。

丰收后,庆州粮仓挤得满满当当,甚至还新建了几处粮仓用来囤粮。

加上这一年江波的船帮来回运了无数的粮食,庆州如今的存粮,保庆州居民五年温饱是不成问题的。

是以,楼喻决定不再运粮。

江波领着船帮再次返回庆州,楼喻特意备了好酒好菜为他们接风洗尘。

江波一边喝酒,一边感慨:“每次回来,庆州城就变了一副模样。”

船还没到码头,他就看到巍然耸立的新城城墙。

那浅灰色的高墙,看起来冷冰冰的,却是保护百姓的坚壁固垒。

看着就有安全感。

他这个小外甥可真是了不得啊!

席间,楼喻举杯道:“舅舅,元先生,你们在外奔波一年,不如先歇上一阵子?”

“歇啥歇?”江波摆摆手,“咱都跑船跑习惯了,不觉得多累。”

元铭无奈扶额,接着楼喻的话道:“殿下,咱们船帮上下都任凭差遣。”

“哈哈哈,之前我也跟你们提过,想建一支水师,眼下时机差不多到了,不知元先生和舅舅怎么想?”

在此之前,楼喻已经翻阅过不少历史典籍,了解大盛以前的水师编制以及传统的作战方式,再结合现代的一些思路,为船帮量身打造了一套水师训练方法。

江波这才回过神,但见小外甥形貌如玉,眉眼却锐意迸发,颇有几分说不清道不明的气魄。

一年过去,小外甥又长高不少,眉眼也长开了。

他脸上的婴儿肥彻底褪去,轮廓日渐凌厉锋锐。

不论是谁,见到如今的楼喻,都会情不自禁地感叹一声:世子殿下丰神俊朗、超凡脱俗。

他酒意顿时浅了几分,问:“殿下当真要训练水师?”

“当真!”

“好!”江波也不扭捏,直接拍案而起,“江某一定为殿下练出一支精锐之师!”

元铭也俯身一拜:“必不会让殿下失望。”

楼喻微微一笑:“你们奔波一年,先歇上几日,训练一事等得空再详议。”

他初见元铭时,就觉得元铭并非寻常出身。

后来让暗部去调查,发现元铭出身确实不俗。

元铭的父亲曾经竟担任过江州水师统领,后来被卷入一场朝廷倾轧,不幸家破人亡。

元铭意外流落到江波所在船帮,被江波所救,后来帮助江波训练帮众,不断扩大船帮势力范围,成为船帮的副帮主。

也就是说,船帮有如今这规模,元铭功不可没。

有这样一个人才在,楼喻自然欣慰。

建立水师,最需要什么?

当然是船!

楼喻不懂造船,但船帮里懂船的人不少,而且庆州临海,也有少数懂得造船的工匠。

于是,造船厂终于可以开工了。

有雄厚的资本支持,楼喻要求造船必须要用最好的木料,工匠也必须精益求精,力求做到完美。

造船厂又为庆州百姓提供了不少工作岗位。

自桐州的天圣起义军出现后,全国各地的起义军如雨后春笋纷纷涌现。

朝廷捉襟见肘,不得不就近调动兵力救援。

所幸庆州附近还没有大股起义军出现,楼喻不用担心朝廷下令“韩昀”就近去镇压叛军。

他依旧“龟缩”在庆州大搞建设。

新城城墙建成后,他开始着手内城各个功能区的具体建造。

住宅区、办公区、商业区、教学区、医院等等等等,都需要一点一点慢慢实现。

新城每日都要消耗无数的矿石原料,每日都有辛勤工匠洒下的无数汗水。

努力是有回报的。

整洁一致的屋子拔地而起,仿佛一排排等待检阅的士兵,凛然而壮观。

房子的内部构造是楼喻亲自设计的。

与现代的房屋结构大同小异。

客厅、卧室、厨房、卫生间一应俱全。

不过卫生间肯定不是抽水马桶,而是专门放恭桶的地方。

住宅区还分单元。

楼喻让人在每个单元都建了一个公厕。这个公厕借鉴了现代的长排管道公厕,上面有水箱,定时定量地放水冲刷便道。

搞好个人卫生很重要,他不希望新城跟旧城一样,街头巷尾蝇虫漫天。

虽然一开始大家伙儿可能还不习惯,但由奢入俭难,一旦尝过甜头,自然会养成习惯。

秋收后,天气逐渐转凉。

从各地前来的难民也开始增多。

有了之前一年多的经验,如今庆州府的难民接收和管理经验已经远超大盛其余州府。

他们已经摸索出了一套相对完善的机制。

各个岗位的人有条不紊地工作着,为难民提供一个安心的生存环境。

一小吏负责登记信息,头也没抬问:“叫什么?从哪儿来?几个人?”

“方临,从桐州来,一个人。”少年一脸落魄道。

小吏手上炭笔一顿。

方临?这个名字好耳熟啊!他一定在哪听过。

不过世上重名的多,他一时想不起来,为了不耽误工作,便记下信息。

方临拿到身份牌,茫然地走向发放物资的点。

在他走后,小吏脑子里突然灵光一闪,猛地一拍大腿。

方临!是方临啊!

年初的时候殿下特意交待过,要是碰上叫方临的人,必须第一时间上报!

小吏强压住激动的心情,连忙告知上级。

上级狠狠夸了他,连忙继续往上报。

高效率下,楼喻很快知悉这件事。

刚听到这名字的时候,他也是懵了一下。

方临是谁?

经冯二笔提醒,楼喻才想起来。

他着实感到惊讶:“从年初到现在,这都快一年了,方临才从京城到庆州?”

管事的禀报道:“他说是从桐州来的。”

桐州,那不是天圣教的发源地吗?

楼喻想了想,道:“世上有不少同名同姓的,也许他不是那个‘方临’。”

如果是方焕之子,方临为什么不直接表明身份见郭濂?

管事一惊,暗恼自己太急了。

真要搞出个乌龙,岂不是在殿下这里留下不好的印象?

正要请罪,却听楼喻道:“你们上报有功,多发一个月工钱。”

管事大喜:“小人叩谢殿下!”

他退下后,问冯二笔:“你对方临有印象吗?”

他们去年在京城待过一段时间,但从来没听说什么方侍郎之子,对方临实在没有半点印象。

冯二笔摇摇头。

楼喻只好道:“叫霍延来见我。”

在庆州,只有霍延对京城最熟了。

得楼喻传召,霍延立刻前来。

过了一年,他又长高不少,身形越发精干英武,剑眉锐利,星目沉敛,俨然一副大将的气魄与风姿。

楼喻心里感慨了一下“真帅”,温和地让他坐下。

“霍延,你可识得方焕之子方临?”

霍延闻言,着实愣了一下,眼中略带惊讶。

“怎么了?”楼喻茫然问。

霍延眸中隐现笑意:“殿下当真不知他是谁?”

“不知道啊,我应该认识他吗?”楼喻更茫然了。

他在京城还能有熟人?

霍延笑意更深:“那殿下可还记得范玉笙?”

楼喻点头,他当然记得!

等等!

他诧异盯着霍延:“你不会是想说,那个一直跟着范玉笙的、喜欢穿绿衣服的,就是方临吧?!”

冯二笔也惊得瞪大眼睛。

竟是他!

霍延颔首:“他就是方临。”

楼喻:“……”

他真不知道那个绿衣少年就是方临!

不过想想也对。

范家是太子党领头羊,方侍郎同为太子党,方临一直跟着范玉笙的确合情合理。

不过这个来庆州的方临,与京城的那个方临,到底是不是同一个呢?

如果是同一个,那他耗费大半年时间,才从京城来到庆州,委实凄惨了些。

“二笔,你替我去暗中去看看,到底是不是那个方临。”

“殿下,要真是,那该怎么办?”冯二笔问。

楼喻撑着下巴,“既然他愿意当难民,那就不管他,找人暗中盯着就行。”

“是!”

城外难民营。

方临领到一小袋麦面,还有一颗小土豆。

他握着土豆,不由问:“这是什么?”

小吏耐心解释:“土豆,煮熟了可以吃的!”

“哦。”

方临木然地往人多的地方走。

他在京城待了那么多年,什么奇珍异宝没见过?

居然从来没听过“土豆”!

这东西真能吃吗?

他望着手里的物资,心里面难受得紧。

有吃的又怎么样?他什么都没有,拿什么煮熟了吃?

就算有,他也不会煮。

肚子已经饿得有些痉挛了。他伸手捂住,嗅着隔壁传来的香味,不由蹲在地上哭起来。

这大半年,他过得实在太难了。

半道被流匪所劫,随从死的死逃的逃,要不是运气好,说不定他都来不了庆州城。

冯二笔戴着口罩偷摸过来时,就看到方临蹲在地上哭泣。

看不清脸,不好辨认。

他只好上前,粗声粗气地问:“你哭什么?”

方临抬起头,看到戴着口罩的冯二笔,一时又愣住了。

这人脸上是什么东西?

冯二笔终于看清他的脸,第一反应是,没穿绿衣服他差点没认出来!

“你在问我?”方临泪眼婆娑问。

冯二笔:“找错人了。”

丢下一句敷衍的话直接离开。

楼喻得知真是方临,不由挑挑眉:“他为什么不让人通报郭濂?”

“奴也想不通,奴看到他的时候,他哭得可惨了。都这样了,还不找郭濂?”

楼喻摆摆手,“罢了,先不管他。”

方临如何选择是他的事,楼喻不想多管闲事。

谁料第二天,方临就被人抬到田庄医馆。

陈玄参诊断:“饿晕了。”

小吏:“……”

每个难民都发了口粮啊,怎么会饿晕呢!

方临醒来时,就闻到一股清淡的药香,很好闻。

他睁开眼,看到离床不远处的陈玄参。

少年穿着一袭白衣,样式有些怪异。

“这是哪儿?”方临坐起来问。

陈玄参回头看他一眼:“医馆。”

接着走出屋子说道:“阿琼,病人醒了,把粥端进来吧。”

很快,一个姑娘捧着食案走进来。

她穿着与陈玄参相同的白色衣裳,将食案放到床头,抬首看向方临,温柔笑道:“你饿晕了,先把粥喝了。”

方临愣愣盯着她瞧。

陈玄参眉心一皱,上前挡住霍琼,冷淡道:“喝完粥就走。”

“抱歉抱歉!”方临连忙道歉,“我没有恶意,我就是看她眼熟!”

在外漂泊大半年,方临身上的傲气早就耗得差不多了。

见陈玄参眉头更紧,方临急切解释:“我真觉得她眼熟!不骗你!”

霍琼道:“陈大夫,我先出去了。”

陈玄参颔首。

气氛一时沉凝尴尬,方临无奈又委屈,他是真的觉得那个“阿琼”很眼熟啊!

在陈玄参冷漠的眼神下,方临啥也不敢说,只好乖乖捧碗喝粥。

喝到一半,突然灵光一闪。

他大喊一声:“我知道了!我知道了!她是霍琼!是不是?”

陈玄参目露讶异。

“我就说我没骗你!我真的认得她!”

“吃完就离开。”

陈玄参不接他话茬,转身出去找霍琼,将这事儿跟霍琼说了。

“他真认出我了?”霍琼心思玲珑,“那他肯定是从京城来的。他叫什么名儿?”

“身份牌上写着‘方临’。”

霍琼记忆力强,且专门记过京城各家各户的情况,从脑海中搜索出“方临”,不由道:“是他!”

就在这时,有药童跑来。

“陈大夫,那个病人说要见霍大夫!”

目录
新书推荐: 磕cp被正主发现后,我被要挟了 渣爹火葬场!小奶狐带娘亲杀疯啦 甜宠!大佬的女孩重生了 流放路上死绝后,撩个残王杀回京 和无数个我互相帮助 华娱2002:开局获得姜闻卡牌 华娱之我在圈内当大佬 末世:我在避难所当收租婆 游戏降临,千亿神帝只是我的小号 援藏干部:我从基层步步为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