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黜龙 > 第四十二章归来行(8)

第四十二章归来行(8)(1/3)

目录

app2;

黜龙帮上下请张行入邺城行宫的戏码能出现,背后自然有着各种缘由。

比如李枢的逃窜,这件事本身意义其实并不大……他在节节失势下实际影响力已经很低了,这一点从他逃走时只带走了一个崔四郎,一直到现在都还没冒头拉杆子就能看得出来。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从他离开的那一瞬间,张行在黜龙帮的最后一位直接权力挑战者便消失了。

其人绝对领袖地位就变得无可置疑起来。

而这个时候,巧合的,也是顺理成章的,甚至是人人都有所预料的那样,司马正立了新皇帝,建了大行台,称了元帅。

如此局面,加上江都军变大魏实际上灭亡,白横秋在关中也立了新皇帝称了丞相,萧辉更是早早称孤道寡做了什么“梁公”,也不要管什么主动被动了,黜龙帮内部必须团结一致,将自家的政治格调抬起来,才能继续维持政治吸引力,确保继续在争雄天下的道路上不落人后。

不过这是表层原因、是契机。

实际上,帮内本就有一股“建制”势力,出身大魏朝堂的降将们、文修们、刀笔吏们、世族出身者们,甚至如早期的徐大郎等心思深沉者们,虽然被动主动接受了帮会这个体制,但也天然对这玩意有些不满和不安,他们本就渴求回归传统的朝堂制度。

好像只有这样,黜龙帮才能真正建功立业。

好像这样以后,黜龙帮就能承袭天命,国祚永延了。

此外,张行本人的嫡系势力也是一个重要且强力的推手,尤其是现在组建了大行台,让这些人有了聚集和串联的组织依靠……不管是真心觉得张首席该更进一步还是期待着水涨船高,这些人明显是此事的发起者和鼓动者。

当然了,这不代表其他人就反对,这点从雄伯南提前过来、单通海随行隐瞒就可见一斑……甚至,按照陈斌等人的安排,张行例行辞让的话,接下来就是徐大郎过渡一句,最后雄天王来劝的。

只不过,张行根本没给这两位开口机会。

回到眼前,张三郎近乎出奇的应答方式让所有人都猝不及防……几乎所有人都觉得荒唐,但不知道为何,大家又觉得这好像就是张首席一贯做派,他就会干这种事情。

除此之外,也的确有不少人心动了。

大家又不是傻子,其中不少人都读过小说和史书的,如何不晓得这话背后的政治承诺?

什么大家一起住行宫,这是张首席要与诸位头领共天下!

便是不晓得具体含义的粗人,也都能察觉到这个气氛……然后跃跃欲试。

相对应的,有心反对的人也一时不大敢反对。

“刘黑榥,大魏的行宫,敢住吗?!”张行见到众人不说话,秦宝又失态笑起来,便拿手指了一名头上插了一根艳丽野鸡毛的头领。

那人一个激灵,也不顾周围人态度,立即耿了脖子,也将头顶的野鸡毛给高高甩起:“首席这般大度,我如何不敢?只怕我自家第一个出头,结果大家又不都愿意住的,岂不显得我不晓事!”

“怎么会有人不愿意住呢?”张首席大声笑道。“只是不敢罢了。而你若住进去,大家就都住进去了……到时候,大家只会念你的好!”

话音刚落,刘黑榥便拍起了胸脯,周围也轰然起来……不止是头领,跟来的许多低阶帮众、官吏都在紧张而又急切的议论此事。

而在这之前,张行便已经伸手止住了想要说什么的陈斌。

等了片刻,人声稍定,张三复又点了一人:“李四,你愿意来住吗?”

周围喧哗声立即又止住了,人人竖起耳朵来听。

李定冷笑一声:“你这般大度,我如何要推辞?只是我无子无女,宗族家人也都不在,只有一妻,还日常助我领军,便是分我一处怕也常常空着。”

“无妨,总有你一处地方。”张行脱口而对,却又点了第三人。“张世昭张头领,你住进来吗?”

张世昭捻须大笑:“张首席开什么玩笑?我弃了东都至此,不就是想更进一步吗?若来了黜龙帮还住不得行宫,不如回去做南衙相公。”

不少人随之开怀来笑,好像他们离开黜龙帮也能做南衙相公一般。

而张行也终于看向了在场的另一位大人物:“雄天王,大家一起住进去,你觉得如何?”

雄伯南想了一想,认真来答:“我自然觉得极好,怕只怕后来局势再变化,大家还得出来,未免伤了兄弟情分。”

这似乎便是关键了。

张行笑了笑,便要做答。

孰料,当此之时,一直没开口的徐大郎反而扬声驳斥起来:“那就到时候出来便是……若为了将来可能要出来便此时不进去,这天下事还做不做?这就好像取天下一般,谁起事的时候十拿九稳,说天下必是我得?依着我来说,只是今日一起住进去,便已经值当了!”

“不错。”张行大加赞赏。“都可以赌上性命来争天下,竟然不敢住一个行宫吗?”

雄伯南等人各自一愣,旋即失笑,单通海更是深深看住徐世英,许久方才挪开目光。

众人再三笑完之后,张行方才来看陈斌。

陈斌无奈苦笑:“首席一意如此,我自然不能阻拦……但首席今日促成此事的手段,却不免失之于术了。”

张行笑意不止:“陈总管也知道我是要一意如此吗?”

陈斌终于叹了口气,不再多言。

事情定下,张行便在众人簇拥下自北门入了邺城,然后便在数十个大小头领数百文武的簇拥下招摇过市、耀武扬威,穿过大街,一起去了位于城西北侧的邺城行宫。

一进去,便先登了个正门门楼。

这个时候,刚刚还在城门外说要共天下的黜龙帮马上就上下尊卑起来了,文书、参谋、准备将们只能在下面站着,龙头、总管们围在首席身旁,其余大小头领只能站在门楼边上,然后才一起眺望这个行宫。

不过,只是看了一眼位于城西北侧的行宫,张行便觉得眼熟,然后失笑来言:“之前陈总管说这邺城行宫跟江都行宫差不多,哪里是差不多,分明是一模一样。”

“没办法。”陈斌也苦笑起来。“邺城这里跟江都那里,都是曹彻登基后迁都时趁机恢复五都制度,一起动工修建的,所以都差不多。”

张行点点头,复又惊醒:“原来的邺城呢?东齐故都呢?”

“烧了,拆了。”张世昭在一侧扬声来对。“大魏开国那位素来心思重,不止是东齐故都,南陈的江宁,当时都一并拆了、烧了,有钱的、有修为的、有势力的,也被迁走了。”

帮内不少年长的头领都点起头来,不少年轻头领却有些诧异。

张行面上没什么,心中却幽幽一叹,他如何不懂呢?

老早他就察觉到了,曹彻的那个爹真的是两极分化,尤其是晚年的苛刻严酷和登基前的英明神武,形成了鲜明对比,但有些东西,却是一直有迹可循的……只论此事,便是他关陇本位思想极重,而且这种思想也不仅仅是停留在人事任用上的,想想东齐故地跟南陈故地的大小亩就知道了。

与这种持续了一两代人的大面积歧视性苛政相比,烧了邺城跟江宁,似乎也就那样了。

想到这里,张行四下再去看,反而又有些感慨:“若是这般说,邺城跟江宁都只是恢复这十几年,便重新有了如今规制?”

众人颔首不及。

“那邺城果然是河北霸业之根基,恰如江宁是江南之荟萃。”张行有一说一。

“诚然如此。”魏玄定明显也有些心潮澎湃之态。“必然如此,邺城本就是河北天然之首府。”

张行不置可否,复又去看眼前宫殿:“若是跟江都行宫一样的话,那便是西面夹城为仓城?”

“反过来的。”陈斌提醒。“东面是仓城,西面是马厩,前面是公房,中间是大殿,后面是后……居住之地。”

张行再三点头,却又迟疑:“西北面是什么?宫城外到漳水那里……”

“是旧漳水三台遗址。”魏玄定野再度解答。“昔日东齐宫室外延所在。”

“可以修起来。”李定眯起眼睛道。“以作卫城……不用太大,方便起军阵,长久防守即可。”

“头领太多,家眷更是没有准数,后面未必住得下。”陈斌微微皱眉道。“仿照西苑扩展为居住区也无妨。”

“两个相互不耽误的。”张行认可道。“那边空地极大,西苑也好,卫城也罢,扩展公房与居住区也行,就往那里走就行……但还是那句话,不要着急,今年年前非但不动兵戈,也不动水利之外的任何工程……何头领在吗?”

何稀立在楼梯口,只半个身子在外面,朝空中虚虚拱了下手,倒是老实:“属下在此。”

“听说你已经上手工程了?”张行见到此人果然在此,便直接走过去,正色询问。

城门楼上挤满了人,不免显得逼仄,众人见状只好纷纷后退,只挨着墙排了三排。

眼看着那张首席走到楼梯口,何稀无奈,只能拱手:“回禀首席,只是规划了几座学校,刚刚秋收完,还没动工,如今只是医院那边要去瞧瞧。”

“那就好。”张行正色道。“我之前一直在河南,怕大家不知道,这里正式的说一下……咱们今年不折腾……只要没人来惹事,咱们就不打仗,大工程也不做,便是人事的任命和调整,还有军队整编,也可以先计划着,然后等到年后再正式发布。”

这个时候,众人虽然想法不一,却意外的没有多余讨论,只是任由张行来说话。

张行眼见如此,便转回何稀:“何分管,你这里先建医院跟学校,休整一下道路,多余计划都押后到年后。”

话到这里,张行便走了回来,而中间经过许多头领,心中微动,有心想在这里挨个谈下去……毕竟,在这种环境下,加上今日的气氛,怕是无论停在谁面前说什么,都没有谁能有反对的余地。

而且,虽然说了大事都要等到年后做,却不代表没事做。

只不过,之前陈斌便嫌弃他用手段推动进程,却也不必如此了。

一念至此,其人回到门楼中间,便直接宣布:“这行宫大家已经一起进来了,就让魏公跟曹总管来替大家做住处上的安排,大家可以跟着去看看,也可以寻地方歇着,去办公做事也行……且放宽心,我在邺城会稍待几日,大家有什么疑难的事情,或者有事情要人背锅,尽管来寻我……而过几日我便要去登州接应白总管他们,到时候还要带走几个营的。”

说着,便挥挥手,催促众人走下去。

下了城门楼,且不说魏玄定和曹夕如何张罗,张行如何弃了正事且与众人说些闲话,只说当日散去,济阴行台——也是目前最大行台的总指挥单通海单龙头便专门寻到了如今在大行台主管军务的总管徐世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为父只想静静看着你长生 绑定舔狗系统后,抱走最帅的糙汉 明撩暗诱!豪门大佬日日跪地求名分 万界重启 阎王妻 按摩小太爷,走向人生巅峰 我死后,渣男前夫他疯了 年代:预知未来后我靠空间改命 我慕容复只想复国 国运:扮演张麒麟,我是女版小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