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舍弟诸葛亮 > 第287章 张公,孙策连你都瞒着,还给他卖什么命

第287章 张公,孙策连你都瞒着,还给他卖什么命(2/2)

目录

“我主曾言,无论伏波将军有何建议,且请先接纳部分百姓出降,以示诚意、信义,如此方能谈其他。若信誉不立,空谈又有何益?

若是伏波将军担心一下子出城百姓太多,贵军也军粮不足,不便安置,可先出降一两万人,此后每隔数日,陆续放出,如此磨合数次,便可建立双方互信,届时再谈其余,才不至于互相猜忌。”

话说到这个份上,诸葛瑾也不会跟张昭扯皮,他一再试探,并且观察张昭神色,基本上已经确定,张昭自己估计都不知道更多内情。

于是他就答应了张昭所请,允许明天孙策先试探放出两万人的秣陵百姓。此后每两三日一批,再谈后续。

张昭便千恩万谢走了。

张昭一走,诸葛瑾也立刻吩咐身边从人:“速去广陵请陈长文来此,准备安置被驱赶出城的百姓,调拨粮草,准备冬季以工代赈,防止混乱。”

随从立刻领命而去,这就去广陵请陈群来处理这些安置工作。

陈群跟着诸葛兄弟修运河、搞圩田、弄冬季农闲时的以工代赈,已经有三年多经验了,算是刘备阵营内搞这类内政种田事务最熟手的人。

现在广陵那边一切整治、水利都走上了正轨,而江南又即将平定,把陈群调来吴会搞未来几年的种田基建,应该是很适合的。

关羽并没有插话干扰诸葛瑾的部署,而是等诸葛瑾忙完这些指令分派后,才虚心追问:“方才那张昭所言,可能看出破绽?孙策到底有没有别的阴谋?”

诸葛瑾摸了摸胡子,斟酌着说:“说实话,从张昭那儿看不出丝毫破绽,但也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孙策已经不信任张昭了,他在谋划破局的时候,连张昭都一起骗了。

或许……是张昭等人面临如今绝境,产生了动摇归降之念,所以孙策才不信任他们的吧。这事儿上我们若是与之配合,虽然对灭孙没什么帮助。

但对于灭孙后收用孙家遗留的人才、对于安定丹阳地方、赢得士人拥戴和民心,确有一定的帮助。所以从长远来看,并不是坏事,能配合演一下就演一下吧。孙策真要另有阴谋,我们也有办法应对。”

关羽听了,稍一琢磨,也把这个道理想明白了。

有些事情,哪怕对于灭孙的军事行动没有帮助,但只要对战后的统治和人心笼络有帮助,那就也应该花点精力和资源去做。

让孙策手下那些“弃子”看清孙策对他们的不信任,抛弃,对于这些人将来死心塌地给刘备做事,也是有好处的。

既如此,那就走一步看一步呗。

……

次日,回到秣陵城内的张昭,就带着孙策已经组织好的一万多老弱病残和妇孺,先打着白旗驱赶出城。

诸葛瑾和关羽已经严阵以待,做好了接收的准备。

而且为了避免擦枪走火,也是为了展示己方不以百姓为肉盾的仁义、大度,刘备军特意选择了退到城外十里列阵拉网,这样可以给百姓足够的时间出城门、重新列队,不用担心被偷袭。

如果是曹操遇到这样的情况,那肯定是选择在城门外更近一些的地方偷偷埋伏人马,然后等城门开了之后、直接冲上去混在百姓里冲杀夺门、用百姓当人肉盾牌趁乱掩护自己。就像他在《演义》里对邺城做的那样。

但刘备肯定不能干这事儿,诸葛瑾要为将来江南地区的统治秩序和人心负责,宁可舍弃这种以无辜百姓为前驱、赶着百姓帮你打免费先锋趁乱夺城的机会。

最后等人出完了、城门一关,刘备军才拉着搜索网慢慢掩上去,把百姓分割分批接收安置。

看到人群中的老弱病残和妇孺比例,关羽也是有些鄙夷孙策:

“哼,第一次放人出城,果然只是为了试探我们的反应、看我们肯不肯接受,所以一个壮年男人都没放出来,这是摆明了纯甩包袱消耗我们的粮食!”

诸葛瑾却不以为意,还安慰关羽:“没关系,第一次嘛,麻杆打狼两头怕,孙策这是投石问路呢。我们也不能放松警惕,因为今天没出事,就觉得孙策不会搞阴谋诡计。

凡事都怕九假之中忽然掺杂一真,后续每次接收,我们都要保持警惕,不能给孙策军混在百姓中趁势掩杀作乱的机会。对于接收到的百姓,也要严密筛查,人人都要搜身,确保没有携带兵器。”

关羽点点头,表示他理会得。

83中文网最新地址

目录
新书推荐: 全职法师:我南极少主,多子多福 我朱标不当仁君,大明成日不落了? 玄幻:万千身份,原来我还是天帝 九幽天帝 末世:系统让我开枝散叶 重生被换亲?嫁给禁欲王爷真香了 快穿后捡了个旺妻夫君 武动之真正的武祖 三千道墟 我家娘子太粘人,女帝大人吃醋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