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崇祯窃听系统 > 604 解决问题

604 解决问题(2/4)

目录

“既然如此,你为什么要去换银子?要不这样好了,你也别去银行换了,我这里有,正愁银行那边换银票排队,我们换得了!”

“呵呵,老王,回头再说,回头再说,我先回家再和娘子商量下。”

“……”

类似这样的对话,就在京师的大街小巷,男女老少身上发生。

如果是崇祯皇帝穿越之前颁布这种旨意,压根就没人会鸟,谁信!

就算是崇祯皇帝穿越之后,比如崇祯十二年,或者是十三年吧,崇祯皇帝已经取得了一些战事胜利,提高了他的威望。可还是不足以会有这样的对话。

如今的崇祯皇帝,那是光复了整个辽东,把祸害大明多年的建虏给剿灭了。国内流贼就更不用说,还有南涝北旱的防治救灾,一心为民的施政,全都深深地改变了百姓对皇帝的看法。

加上朝廷一年比一年有钱,百姓也不担心,朝廷国库会发不出钱来。在圣旨出来之前,又刚好是还粮的事情,对于崇祯皇帝的信誉,加上了浓浓的一笔。

如此情况之下,在崇祯皇帝的基本盘,也就是京师之内,就算有人担心,想要用银票去换回银子,也会被人说得改变主意。

因此,在旨意一出的三天内,第一天,用银票换回银子的人是有一些;可是,等到第二天的时候,拿银子去换银票的人反而更多了。

第三天的时候,局势明朗,银票这个事情,以前怎么样,现在就还是怎么样,全然没有被皇上所说的,会多印一百万两银票的事情给影响到。

这一天开始,京师的街头巷尾,已经开始转移话题,纷纷都在聊着,皇上为什么知道那么多,竟然连这钱贵钱贱对民生的影响都说得头头是道,真不知道皇上是怎么想到的。最终,就只能归结为天纵圣明,别人没法比的那种!

在京师之外的其他地方,有一个规律,离京师越远,崇祯皇帝这道圣旨的影响就越大。特别是大明西南一代,不怎么见识过皇帝手段的地方,影响就更大。比如贵州、云南等省,银行的银子甚至都出现了挤兑完的情况。没办法之下,只能从邻近省份,或者以赋税为抵押,等到银子到了再兑换。

出现这样的情况,崇祯皇帝是有预料的,没关系,时间能证明,那些人都是白担心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侯府宠妾 侦探边缘人 恶龙,为了赚钱选择文化胜利 我的梦境可以捡到至宝 放弃白月光,村里的姑凉很迷人 直播社死现场后,我爆红了 夫人今生不从善 开局倒欠五千亿,过得堪比富八代 我的亲妈是慈禧 欲休于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