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崇祯窃听系统 > 430 昙花一现

430 昙花一现(2/4)

目录

这一下,崇祯皇帝就立刻重视了。

一般来说,地震这种灾害,还发生在半夜的,那危害是很大的。如果救治不力,还可能会伴随其他自然灾害,比如塌方、地陷、堰塞湖、泥石流等等。更为可怕的是,如果没有人善后,尸体得不到及时处理,就很可能会引发瘟疫。

文华殿内,崇祯皇帝高居御座,底下两排,分别是司礼监和内阁六部的太监文官。

只听崇祯皇帝严肃地说道:“涉及秦、晋、豫三省的地龙翻身,朕已派人去督察救灾情况了。这里,朕想到了一个事情,必须好好议上一议!”

底下的太监文官听了,都没有异议,他们知道,皇帝是非常重视灾情的,这一次,估计又是要颁布救灾方面的旨意。

事实上,大明从太祖建国以来,就一直非常重视防灾救灾。崇祯皇帝在先期所做的防灾救灾,主要也是恢复、强化以前的一系列制度而已。

大明朝在灾荒方面,有严格规定一整套流程,分别为:勘灾,报灾,蠲免,赈济,积谷,捐纳,旌奖等等。

其中勘灾规定,不能只听里长上报什么就是什么,地方主官必须亲自去现场勘查灾情。而报灾从一开始强调不惧时限和不得匿灾,到后来,就强调及时;

蠲免和赈济是救灾的核心,主要是指可以免除灾民的赋税或者改折,使灾民不再付出;或者给出钱粮,无偿或者有偿地给灾民,让他们能渡过难关。

至于积谷,就是从洪武年间就开始的,在各地设立预备仓,专门储藏备赈粮米。捐纳是指富裕者捐谷入仓者,可以得朝廷赏赐散官,旌奖也差不多是这个意思。

在万历以前,大明在抗灾防灾这方面,一般多是地方官怠政,隐瞒;但皇帝还是非常积极的。哪怕是传说荒诞不经的正德皇帝,还有一心只求长生的嘉靖皇帝,对抗灾防灾方面都是非常重视的。

史上最严重的关中大地震,死伤百姓达八十七万之多,就是发生在嘉靖年间。朝廷救灾也很努力,甚至派去灾区的钦差,户部左侍郎邹守愚都在灾区感染了瘟疫而殉职。

不过等到了万历年间开始,万历皇帝的怠政,就包括了抗灾防灾这么重大的事情,也是因此,大明的国运,从万历年间急转直下。到了明末之后,甚至欺上瞒下,视人命如草芥的情况也变得非常普遍。

比如,户科给事中杨文举奉旨带三十万银赈灾,结果他却一路吃喝玩乐,地方官也乐于奉承招待,至于灾民,早被他们忘记到脑后跟去了。

还有,州县官员事先会探听勘荒官什么时候,从哪里经过。于是,他们就在那个必经之地摆上施粥救灾的架势;堆储材米盐菜炒豆,还高竿悬黄旗,书“奉宪赈粥”,周围全是找来的村民。官不到,一切不动;官一到,就鸣钟散粥;等官一走,立刻收拾东西走人。

如此种种,一次两次好多次,从万历年间开始积累,等到崇祯年间时,所有累积起来的恶果一起爆发出来,大明不亡就怪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侯府宠妾 侦探边缘人 恶龙,为了赚钱选择文化胜利 我的梦境可以捡到至宝 放弃白月光,村里的姑凉很迷人 直播社死现场后,我爆红了 夫人今生不从善 开局倒欠五千亿,过得堪比富八代 我的亲妈是慈禧 欲休于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