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同人小说 > 从十倍张三丰天赋开始 > 从十倍张三丰天赋开始 181 静诵黄庭

从十倍张三丰天赋开始 181 静诵黄庭(1/3)

目录

    孟修远前世年幼之时,在武当山的藏书馆里是花力气读过道藏的。

    虽说他天资悟性有限,后来又被习武给分去了大半的精力,对道藏的学习领悟远逊于上面七位师兄,可终究也不是一无所获。

    走马观花,许多道经他都眼熟,这大名鼎鼎的《黄庭经》,自然也在其中。

    而且由于这《黄庭经》历来被方士们奉为“学仙之玉律,修道之金科”,推到丹经祖书的地位,孟修远更是颇为重视,对其背景还做过一番了解。

    《黄庭经》由《黄庭外景经》和《黄庭内景经》两部分组成,两者核心内容大致相同。

    这两本书最早是从晋朝上清派第一代宗师魏存华魏夫人那里流出,从而普传于世。她宣称此经为老子所传,不过显然并不真实,只是托名而已。

    更实际些来说,《外景经》之韵比《内景经》更古更早;《外景经》韵律可早到秦汉,晚不过三国;《内景经》韵律与东汉魏晋诗文用韵相合。

    以此可以大致猜测其成书时间,不过具体何人所着,不得而知。

    当然,书是谁写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其中内容。

    孟修远第一世穿越前,便听说过“静诵黄庭万遍,则可洞观鬼神,调和三魂五魄,以致长生久视”的说法,不过当时他觉得只是古人的美好期愿而已,便就没有太过在意。

    后来穿越重生,成了武当派的孟少侠,来到这么一个有内功真气存在的世界,孟修远的许多既往常识被打破,转而便对一切未知的东西心中存疑,没有急着去肯定或否认。

    修仙长生动人心,所以孟修远专门去研究过这《黄庭经》,可惜他能力有限,不太看得懂。又去请教宋远桥,大师兄说他看得懂一些,却和孟修远说不明白。

    无奈,直到最后张三丰找到黑玉断续膏归来,孟修远才总算是等到了一个明白人,当即拿着那《黄庭经》去找师父张真人,向他询问其中关窍。

    老张习武问道一辈子,自是明白其中奥秘,让他讲经自是不难。可他给孟修远的回答却很简答:

    “这经文你练不成的,还是专心习武吧。”

    孟修远当时闻言十分遗憾,虽不会质疑师父的判断,可还是忍不住多问了一句:

    “师父,你说我练不成,是因为我资质不行,还是因为这经文本就没什么用啊?”

    张三丰当时闻言沉默了许久,才略显谨慎的向孟修远解释道:

    “这《黄庭经》精深奥妙,为道教前辈先人所传之经典,我不敢点评。

    只以事实而论,百余年内,从未听说有谁凭之真的能够长生久视、得道升仙。

    我年轻时心气颇高,曾想为人之所不能,也苦心钻研过《上清黄庭外景经》,可除了对武学领悟稍有些助益以外,终究没有什么实际进展,反倒浪费了许多光阴……”

    孟修远当时听完张三丰的这番话,当即明悟,果断将那《黄庭经》经文送回藏书阁,再没有去看过一眼,甚至对其他类似的典籍也失去了兴趣。

    毕竟连师父张真人都不能将其真的练成,他自然是没必要在这种虚无缥缈的事情浪费时间。

    ……

    说回此刻湖底,孟修远心中一片冰凉,暗道自己这一番苦工恐怕是要白费了。

    不过气室之中氧气充足,孟修远便也就没有着急离开,而是想着“挣扎”一下,看看能不能从中找出什么隐秘。

    于是在那萤石微弱的碧光之中,孟修远努力聚气于双眼,从头到尾地开始阅读石板上的经文,看看其中有没有什么自己所不知的特殊之处。

    很可惜,半晌之后,直到孟修远看得眼睛都花了,也没看出什么神异。

    石板上所书的《上清黄庭外景经》,与孟修远前世在武当山上所见的那一版内容大致相同。即便细微之处或许有几个字的差别,可却也不影响其整体含义。

    至此,孟修远才终是没有再继续,悻悻将手中那青石板绑在腰上,深深叹了一口气。

    在这里显然是看不出什么名堂了,孟修远准备出去到光线好的地方再仔细看看,是不是这青石板上还有什么隐藏的内容,被自己错漏了。

    不过从内心来说,孟修远已经不抱太大的希望,因为他想到木增老先生之前同他所说,湖底两本神书,其中有一本逍遥子既学不会、也不喜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星武纪元 暮色遇佳人 世子别渣了,夫人她嫁你爹了 慰风尘 新晋 真千金重生后,她一路开挂了 全民兽化:从野牛到凶兽穷奇 手撕颠公颠婆,快穿宿主超威武 道门无上 阴天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