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 第180章 千金市骨诸葛亮

第180章 千金市骨诸葛亮(2/4)

目录

毕竟鲁肃的年纪也就比李素对外谎报的年纪小一岁、比诸葛瑾大一岁,差不多也该轮到鲁肃成家了。

加上诸葛瑾的妹妹姿色确实可以(诸葛亮这么帅,家族基因不错),鲁肃直接答应了,等今年秋天?    鲁肃就要变成诸葛亮的大姐夫了。

李素也不想看他们兄弟俩再扯皮“安贫乐道”的话题,直接打住话头?    让诸葛亮介绍一下他鼓捣出来的新玩意儿,究竟怎么个用法。

诸葛亮就拿着他手上那个形如弩机的弹梭器?    装到一台幅宽五尺的阔面织机上,展示了一下。

……

诸葛亮展示用的那台织锦机?    机体是李素让人订造的?    本身结构跟这个时代的传统提花织锦机一模一样?    没什么区别,就是特别宽。

传统蜀锦提花织机的横向幅宽是一尺八寸,而李素这台机器足有五尺宽,以至于来看热闹的关羽,第一眼看到的时候还啧啧称奇。

大男人虽然平时不会进织房看女人织布,但成品的锦缎、布料还是见过的,所以大家常识里都知道正常的纺织品该有多宽,看到明显超出正常宽度数倍的,自然也就会惊讶。

这个时代的丝织品和麻布,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布匹比后世的窄很多,一匹都只有一尺八寸宽,做一套长袍还得好几匹布料拼接缝合而成。包括贵如李素、关羽,他们身上的衣服都有很多接缝。(有些比较还原考据的古装剧上还可以看出来,织锦都是很短的一卷一卷)

所以历史上,唐末时期的成语典故“天衣无缝”才显得那么难得。因为直到唐朝,再富贵的人衣服都是几匹布拼起来的,如果谁能做到浑身袍服主体部分用一整块布料做成(不算袖子)不需要缝制拼接,那简直就是匪夷所思的奇迹。

这个“一尺八寸”并不是凭空而来的,正是因为织女们被牵引纬线的投梭动作所制约——

在飞梭发明之前,织布织锦的投梭动作,是左手把梭子交给右手,然后用挡尺把纬线并紧,再脚踏提纵经线的踏板交替一次,把这跟纬线夹紧了,再右手把梭子交回左手,把纬线返向牵引回来,如此重复。

所以,一尺八寸这个标准,其实就是这个时代成年织女两段前臂的长度、加上大半个梭子本身的长度。你造织机的时候要照顾个子矮小、手臂很短的姑娘,权衡下来最终就只能造那么宽,否则就够不到了。

后来唐宋之后,倒是有一段时间弄出过“双人大织机”,也就是两个女人合作,一个坐着踩经线踏板、并负责右侧的投梭。另一个人从左侧弯腰把身体伸到经线提纵开口里,把梭子拿回来。

这样布匹的宽度能够达到一个女人从腰到手举过头顶的高度,也就是五尺多。织出来的布倒是宽了三倍,但人力也要消耗两个,而且弯腰捞梭子那个女人非常累。相当于每织一根纬线就要做一次仰卧起坐的劳动强度,一天干下来几千次弯腰,干不了多久就腰肌腰椎不行了,也就没有推广开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阴天师 都市全能奶爸(又名:都市无敌奶爸,主角:林凡) 从小小仙吏到掌天圣人 一秒一个技能点,我把火球变禁咒 开局一家店,我在末世躺赢了 每日情报,从炼丹开始修长生 退婚让位白月光,京圈大佬发疯急哭了 害我断子绝孙,我就当你继父! 被扫地出门后,假千金闪耀京城! 逃荒很难?我靠鱼塘富甲天下
返回顶部